【電影-我愛你】

2012110109:57

昨天同事跟我說了一個測驗,內容就如下

前兩天聽說了一個遊戲:
不先解釋或提醒,立刻拿起手機傳訊息給你的另一半「我愛你」這三個字。
接著,什麼都不再做,安靜等待對方的反應。

根據實際執行了這個遊戲的人的回報,大部分人的另一半的反應都是:不敢置信。
尤其,當傳訊的這一方如果平常根本是不會說「我愛你」的人,另一半的反應會更加誇張。
不敢置信的人給另一半的回覆不外乎是:

你做了什麼?
又想買什麼了嗎?
手機帳號也可以被駭?
Who are you?

都是問號,很少直接、正面接受對方的愛意、很少開心甜蜜的回應。

但當下我就回應同事說   在我的認為裡有太多的因素考量

雖然我們都鼓勵大家勇於說出愛,跟對方多說我愛你
但還是並未像西方文化這麼的開放,我們東方畢竟還是沒有那麼把"我愛你"拿來說嘴

所以當然討論到"我愛你"這個話題時,我們總加了許多質疑或不信任

那我們又何必一定要像西方人一樣     那麼直接就可以說出"我愛你"之後   也不會存有任何懷疑

西方說"我愛你"時   或許就像我們東方的問候一句的"呷飽沒"這麼的自然

而不是在說出來時 還要質疑"愛"

你到底有多愛我??   "愛"這個字本來就很插象   插象到沒有個標準

只是我說的愛解釋不到你的心崁裡  就被認定是不愛的   我想那也很冤

「我愛你」這三個字到底帶著魔咒讓人人都想聽到,卻又避之唯恐不及?

男人的"愛" 跟女人的"愛"   又有許多認知上的不同

男人可能會因為在交往初期   因為妳的魅力或非常需要妳時   就可以說出我愛你

而我愛你對女人來說像一個重要的心裡認定   在一開始一定很難輕易說出的

所以當交往沒多久時間   聽到男生就可以說出我愛妳時     很多女生都是抱持懷疑的態度

所以當同事把這測驗跟我說時    我告訴她    我覺得我反而不認為""我愛你""有什麼意義  

因為基本上男女雙方對於我愛你本來就界定不同 

若當對方說"我想你"時,我覺得比"我愛你"有用多了   

"我想你"直接表達對對方的心意又不會產生任何懷疑

我愛你就像西方人的熱情奔放;我想你就像東方人的含蓄內斂

編劇:王朔、張元、夏蔚

導演:張元

演員:徐靜蕾、佟大為、王學兵、杜澎、潘娟

故事梗概:

根據王朔小説《過把癮就死》改編。

影片描述了一對由相識、相戀到結婚的男女。女主人公杜小桔對感情極度敏感,對理想、愛情有著近乎偏執的執著與渴望。蜜月之後,小兩口挎著籃子到農貿集市買菜。平淡的日子裏,吃醋、找茬、爭吵是有滋有味的調料,反目、出走、癲狂是死水泛起的微瀾……

王朔的小說《過把癮就死》非常有名,而10年前改編成電視劇《過把癮》轟動一時,江珊、王志文塑造的杜梅和方言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但此番面對非常忠實于原作的《我愛你》,你几乎無法將之与電視劇進行類比,因為《我愛你》呈現出更多的生活力度和更丰富的人性內涵。

街上的人都看她,她興致勃勃在我看來近乎恬不知恥。這種情形下,她再欲和我勾肩搭背作親熱狀孰不可忍。
  「怎麼啦?」我抽開胳膊閃開身,她問。
  「大街上。」我不想無禮,另外我也知道她以為她這是為悅己者容呢。「大街上怎麼啦?你還怕誰看見?」她東張西望,「哪個是你『情兒』呵?你指給我看看。」
  我沒吭聲,只是斜眼冷覷她。
  「看什麼?」「看你好看。」她沉下臉,從墨鏡後盯著我。
  我忍不住數落她:「你怎麼打扮得只『雞』似的?」 』

 

這樣的內容充斥在我們的生活裡    相處上一個口氣 一個態度   一個想法   任何的小事都可以吵

看完這部片其實挺累的   因為看他們吵的累   看的人也覺得累

但以第三者的角色一定覺得有什麼好吵的

而身在其中的人   總是還是永遠有吵不完的話    說吵是一種方式   說溝通也是一種方式

而不吵不溝通時   是最危險的狀態